(上海战疫录)上海出台“方舱处置标准” 努力实现循环利用、资源再生、安全处置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19日 ,方舱关舱后全流程处置的技术标准——《方舱拆除物收运处置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方舱处置标准”)在上海市质监局网站备案、生效。
编制过程中,城投集团旗下上海环境技术团队会同武汉城管委、高校院所、行业专家等广泛开展调研交流,认真汲取经验,并结合上海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团队参考了关于方舱的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文件、标准规范等。最终,“方舱处置标准”考虑了方舱关舱后到恢复功能前的全作业流程和管理要求,将标准适用范围向终末消毒和评估、环境监测两头延伸。
方舱处置标准除了结合上海疫情防控特点,细化提出了方舱终末消毒和评估验收外,还量化分析了拆除内容和顺序要求,以及拆除物储存、运输、处理处置等全品类、全流程要求。基于循环利用、资源再生、安全处置的技术路线,该标准还科学制定了不同类型方舱的拆除物产生量计算方法,在卫生、安全、有序、环保的原则指导下,强调方舱拆除物“应用尽用”。
曾作为方舱医院的场所如何恢复原有功能?临时搭建的方舱如何安全、卫生、高效的拆除、收运、处置……针对这些棘手问题,上海环境于5月初紧急启动企业标准编制任务,成立了以环境设计院为主的标准编制团队。据了解,一项标准的出台,一般需经立项申请、启动会、征求意见会、审查会、申报审批备案、最终发布等多个环节,一般历时1年左右甚至更长。即使在启动标准审查紧急程序下,仍需3个月到半年时间。然而,本轮疫情,上海方舱医院的建设数量和依托设施情况与武汉或其他城市都大不相同;加上尽快恢复场地功能等急迫需求,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和常规周期无法参考,上海必须制定出一套系统性、精细化、科学化的处置标准。
上海环境方面当日介绍,技术团队在系统分析方舱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深入方舱现场调研,积极与环卫、疾控等主管部门以及方舱设计、建设单位交流咨询,邀请多位环卫、疾控、建设等领域专家进行标准审查,汇集了10余家单位书面反馈意见及上百条专家意见,经过10多次内部讨论和标准审查会等流程。
技术团队调研发现,由于方舱类型多样,除了通用的家具和家电等配置外,其他差异化的设施设备配置也带来消杀和回收利用方面的差异化需求。技术团队在“方舱处置标准”中提出,针对学校、商务楼宇等敏感场所,应选择对人体无影响和对环境无残留的过氧化氢消毒产品;针对有精密和贵重的仪器设备的方舱,也将在整体消杀前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保护并在后续增加专门消杀环节。
据介绍,为避免作业过程中的拆除物无序存放、人员密集风险、时间效率滞后等问题,“方舱处置标准”还提出了分类分区分时的逻辑主线,强化了整个作业流程和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对于消杀后鉴定不存在潜在污染风险的厕所、热水器、床等设施设备,“方舱处置标准”建议直接重复利用;对不能直接循环利用的物资,即砖块、混凝土块、彩钢板等建筑垃圾,送入建筑垃圾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对于低价值的泡沫、木材等,进行回收利用;对于医废垃圾、专项生活垃圾等,则进入末端专业设施安全焚烧处置。方舱处置标准对于方舱医院“退役”后的处理处置,真正做到确保安全、分类分级,也体现了节约资源,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理念。
下一步,上海环境将抓紧推进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编制和报批工作;通过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将为上海方舱医院拆除、消杀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促进方舱医院“退役”后循环利用、安全处置,为上海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提供技术支撑。(完) 【编辑:苏亦瑜】
标签: